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特别报道

发布人:金文 发布时间:2023-09-01 浏览次数:

QQ截图20230901061904.jpg

首届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亮相

推动教育转型 迎接数字未来

8月29日,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当天上午,“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主论坛亮相。论坛由中国国家开放大学承办,以“推进教育转型,迎接数字未来”为主题,邀请东盟国家教育部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大学校长书记、企业高管等围绕数字教育国际合作政策沟通和实践探索开展主题研讨。

越南教育培训部副部长阮文福:推动教育转型势在必行

越南教育培训部副部长阮文福。.jpg

“我们学生成长所处的世界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将面对气候变化、冲突、不确定的经济、数字技术的快速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东盟教育合作轮值主席、越南教育培训部副部长阮文福在视频致辞中说,“推动教育转型是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技能应对挑战。”

阮文福说,“在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有关论坛上,越南教育培训部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在新冠疫情之后仍保持数字化转型的蓬勃发展。在疫情得到控制后的今天,学校重新开学,我们可以认为疫情带来的压力,已经从困难转化为良机,为教育转型创造了动力。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数字化转型。”

阮文福表示,“在越南,我们认识到,对于新形势下的教学政策制定,必须要同步进行审视,并特别强调以下因素。首先是共同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应用和建立灵活的学习模式,创建在线学习材料资源,并利用新技术成果;其次是确保跨部委、跨部门、跨领域的密切合作,支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为国家和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最后是确保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和平等,在目标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中得以实现。”

“现在也应该考虑,在新的背景下,更大规模地推进教育改革。”阮文福说,“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叠加了其他政治和社会因素。我们希望教育的政策和举措侧重于培养自主、自立、勇敢、具有高度创造力和能力的学习者。”

新加坡教育部规划司统筹司长林威廉:用数字教育的力量建设包容性的未来

新加坡教育部规划司统筹司长林威廉。.jpg

“推进教育转型,拥抱数字未来,是我们共同的使命,要利用数字教育的力量建设包容性的未来,充分利用疫情期间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逆境中涌现的创新、我们对教育的共同承诺,实现变革性的教育格局,不让任何人掉队。”新加坡教育部规划司统筹司长林威廉在作主旨报告时说。

林威廉说:“疫情期间,政府部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通过技术解决方案来适应变化,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一些创新,使我们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能够保证韧性。技术使一切成为可能。”

“现在生活恢复了正常,但教育领域并不意味着要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技术进步更有利于推动数字教育。”林威廉建议,在数字化转型中,要关注三大支柱,确保数字教育的包容性和质量。

第一个支柱是继续扩大数字机会,在数字时代获取技术和联网已经成为学习的必需品和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公平、平等地获得这些资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在线学习。”林威廉说,弥合数字鸿沟,对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至关重要,它使得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教育机会。同时,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提供公平的数字机会不仅仅是提供设备和确保互联网联网,而是要关注如何提供高质量的适合相应年龄段的数字内容。

第二项支柱是要继续提升数字素养,数字时代学生必须培养一套超越基本技能的、综合性的、基础性的数字能力。学生必须能够以数字方式定位信息,辨别在线内容是否准确、适宜,并且利用数字平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更为重要的是,年轻学生须具备网络保护能力,能够安全地驾驭数字环境。

第三个支柱是加强数字教学法建设。教师是教育技术转型的核心,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塑造学生未来成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技术也在改变教师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互联网接入日益普及化、多元化,所以教师需要成为学习体验的设计者和推动者,要通过技术来实现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

科大讯飞总裁吴晓如。.jpg

“要通过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为每个人提供更合适的个性化教育。”中国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在作主旨报告时说,当前,为每个人提供最合适的个性化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从另一个层面看,目前学校教育模式其实是按规模化教学来进行组织的。所以这种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和当前规模化教学的组织方式,是存在矛盾的。

“要解决这种矛盾,数字化和技术手段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吴晓如表示,当前,无论是语音识别还是文字图像识别都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精度。一堂课结束后,不仅可以给它配上字幕,还可以根据每一个知识点,把它切分成一个个微视频,让学习者可以容易找到。而文字图像识别能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转换成可以进行分析的数据。

“目前这些技术在国内已经支撑了一些重要考试,在这些考试中,我们能和专家一起对考试结果进行评阅,辅助进行一些题库的制作,从而使考试变得更加公平。”吴晓如说。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融合正越来越紧密。”吴晓如表示,“从学习评价看,通过学生一个过程化的学习数据,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有效分析,使教学更好地适配学生的成长规律。”

吴晓如说,对于老师来讲,目前人工智能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能融入整个教学链条中。“通过人工智能,可以从知识点、学科能力、学科素养等多个维度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深度画像,为每一个学生确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更加有趣。”吴晓如说。

“总体来讲,人工智能技术能构造一个精准的学习教学闭环,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已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可能。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和教育要有更深的融合,惠及师生。”吴晓如说。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提供方式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jpg

“数字时代的特征是技术进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不同领域。”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哈必芭在作主旨报告时说,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必然意味着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提供方式。

哈必芭表示,人工智能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看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种变化进一步加速,让传统的面授课程演变到远程教学和学习。

哈必芭说,虽然在线学习确保了闭校期间学习的连续性,但从全球看,仍有尚未触及的社区和学习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前和未来劳动力所需的技能与现有劳动者,包括应届毕业生掌握的技能不相匹配。

“这突出表明需要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支持,以及更具有相关性的再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哈必芭表示,教育必须变得更加灵活,并更加注重终身学习。

哈必芭说,“今年我们组织了一次战略对话,围绕优先考虑基础学习和终身学习这个主题,大家讨论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些改革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每个成员国背景理解的同时,也学习了各自的经验。”

“为了实现改革目标,我们必须强调教育合作与伙伴关系在优势互补方面的关键作用。”哈必芭说,“虽然东南亚地区数字技术迅速普及,但各国间乃至国家内部在网络普及度方面差距很大,这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各国国情,从而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开展更加务实的合作与协作。”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学习中国的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解决方案,构建更有韧性、可持续性的教育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哈必芭说。

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国际共识

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jpg

“当前,应对数字变革、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模式、重塑教育形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在作主旨报告时说。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推动教育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各国都致力于通过数字化促进国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终身学习的机会。”王启明说,去年举行的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指出,全球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和学习危机,迫切需要教育变革,必须充分发掘数字革命的力量,确保将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一项共同利益提供给所有人。

王启明说,当前国家开放大学正积极响应国际共识和国家的战略行动,立足开放教育事业,主动依靠变革引领创新,提出要建设一所链接世界的数字化大学,以数字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以数字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数字化创新高等教育模式、以数字化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王启明说,学校以资源、教学、测评和管理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兼顾大规模和个性化,不断推动开放教育提升质量。在学习资源数字化方面,累计建设和汇总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等领域的学习资源超过100万门课程,服务学习用户2600万人。在管理服务数字化方面,从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不断以数据驱动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服务,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治理,推动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

同时,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在数字化大学建设中广泛搭建合作网络,面向国内外,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教育服务。在数字设施建设方面,与华为、科大讯飞、腾讯、阿里等10多家头部企业合作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以数据支撑发展决策、教学管理和组织评价,有效推动在线学习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王启明说,未来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数字化转型,共同开创中国—东盟数字教育新范式,加大技术赋能,共同促成中国—东盟数字教育新形态,不断提升数字教育能力,推动中国—东盟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

推动中巴两国在新兴技术领域教育交流

智慧教室、云平台、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平台……8月29日,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贵州智慧教育成果令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印象深刻。他说:“要推动中巴两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

近年来,随着中巴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巴基斯坦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据莫因·哈克介绍,有超过2.5万名巴基斯坦学生在中国学习。如今,教育已成为中巴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莫因·哈克说:“双方正持续推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促进大学与大学、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当下,电动车、汽车等产业在巴基斯坦蓬勃发展,亟须新技术赋能。为此,莫因·哈克向贵州职业院校发出了邀请:“交流周上展出了许多贵州智慧教育的成果,希望能与贵州相关院校开展合作,学习经验。”

多彩、活力、多元是莫因·哈克描述贵州的三个高频词。贵州美丽的自然环境与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无不吸引着莫因·哈克,“贵州是中国美丽的组成部分,巴基斯坦也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非常多元的文化。”相同的特点为彼此合作带来了新契机。

2023年是中巴旅游交流年。以此为契机,中国游客、旅游经营者和旅行社将有机会前往巴基斯坦,实地体验当地旅游业发展。莫因·哈克同样向贵州游客以及旅游业从业者发出邀请,“我们也邀请贵州游客们来巴基斯坦,同时我们也将鼓励巴基斯坦人前来探索美丽多彩的贵州。”

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帕薇婉:

“汉语让大家聚在一起”

“萨瓦迪卡!”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结束后,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帕薇婉笑容满面地接受了记者采访,并说出刚学会的中文:“我的中国情缘!”

此次是帕薇婉第二次来到贵州。谈到教育问题,她有许多想法:“贵州在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以及终身学习领域做得很棒。交流周活动上成立的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联盟,我认为也是贵州可以做得很好的一个领域,我们非常感兴趣。”

“自1991年东盟和中国建立关系以来,各国都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进一步促进教育交流与合作,让我看到了泰国和贵州之间很大的合作潜力。”

8月28日,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20名留学生在贵阳贵安新区参加了2023“汉语桥”—“诗琳通公主杯”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演讲大赛。帕薇婉也到场观看了同学们的表现。她激动地说:“这些比赛和汉语学习是一座桥梁,把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聚在了一起。听说我们泰国留学生除了参加比赛外,还帮助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参加比赛,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也为他们作为亚洲公民感到骄傲!”

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

与贵州合作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今年是我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第四年,我看到了更多来自各国的参会者,更多精心举办的活动,我相信也会带来更多成果。”在8月29日举行的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后,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罗德杰谈到了自己对此次盛会的感受。

“新加坡和贵州同样都很重视教育,所以在教育领域合作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罗德杰说。本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上,贵州省教育厅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让新加坡和贵州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长久。罗德杰也特别提到了之前新加坡和中国的两个合作项目,希望可以为未来和贵州的合作之路提供更多思路。

“一是针对职业技术培训的教研计划,这个项目2019年开启至今,中方已派遣两批教员到新加坡学习职业与技术教育体系,今年新加坡也会送一批学员到中国来学习。”罗德杰表示,希望在今年的交换项目中与贵州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二是新加坡教育部与中国人力资源部合作倡议的青年实习交流计划,在今年7月已经正式开启。”此计划双方可为500名优秀学员提供海外实习和生活机会,推动两国开展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罗德杰表示非常欢迎贵州青年到新加坡企业实习,感受不同的企业发展和文化,“我对于新加坡与贵州未来各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

1.jpg

2.jpg

作为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重点活动,产教融合助推贵州产业发展“走出去”“引进来”—校旅、校工、校农结合成果展在交流周期间亮相,本次成果展由校旅结合成果展、校工结合成果展、校农结合成果展三个展厅组成,围绕校旅、校工、校农相关产教融合内容创建交流平台、展示合作成果。图为成果展现场的直播间介绍贵州风光和农产品。(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供图)

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用研讨会举办

8月30日,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用研讨会”在贵阳举行。研讨会分为“环境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助力城市从低碳走向碳中和”两个子论坛;多位来自中国和东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用新方向、新实践、新成果。

“可持续发展是影响未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必须找到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方法。国家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可以制定创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环境和社会挑战。”印尼驻华大使馆参赞李健在发表致辞时表示。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说,天津大学广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优势学科和科技平台发起、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积极参与国际学术规则制订,加大学术国际传播力度,全面促进国际学术和人文交流。

“贵州大学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多元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和国内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为促进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作出积极贡献。”贵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大林说。

本次研讨会由天津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共同主办,双方都为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的成员,该联盟成立于2014年9月,由中国“卓越大学联盟”9所工科大学(E9)与东盟8所高校组成。联盟旨在构造中国—东盟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良性交流合作机制。联盟中方、东盟各设置一个常设主席单位,中方为天津大学,东盟方面为泰国玛希隆大学。

来源:天眼新闻

c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 编:551400
电 话:0851-88133666

招就中心(学生档案)联系电话:88133355

学院微信公众号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