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交院要闻】学院召开人才论坛暨第二次博士论坛

发布人:金文 发布时间:2022-05-07 浏览次数:


5月5日,英国365(中文)官方网站人才论坛暨第二次博士论坛在清镇校区举行。学院高层次人才集聚一堂开展思想碰撞,进行学术交流,并就学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贵州桥梁专家、学院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领衔人梅世龙教授,学院在家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博士教师、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获得者、各部门、系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杜娟主持。

论坛上,杜娟宣读了《英国365(中文)官方网站党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实施办法》。

梅世龙教授、博士教师代表吴贞瑶、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人才代表周勇、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代表何会福依次发言,围绕学院发展、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思考。

新进博士教师崔凌秋、马宗源、肖立华、吴文兵、郑锂、颜军分别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结合学院所需分享了未来的工作思路。

学院院长吴有富结合自身成长和发展经历谈体会和感受,勉励各高层次人才找准定位,拼搏奋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认识,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作出新的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张静出席会议并讲话,她表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制度体系,多措并举吸引、培养和选拔人才,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才,有力推动人才工作大踏步前进,学院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人才规模迅速扩大、人才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效能持续增强。

针对下一步的人才工作,张静强调,要清醒认识人才工作新形势,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扣学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要坚持改革创新在路上,健全人才保障体制机制。

针对高层次人才今后的发展,张静从个人定位、学习进取及担当精神等三个方面提出殷切期望。

据了解,近年来,学院持续以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抛出橄榄枝,打造人才引育“强磁场”、做优人才环境“生态圈”,发出聚才用才的交通好声音,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了学院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为学院“中特高”建设和升办职业教育本科提供了坚强才智保障。


来源:党委宣传部

一审:陈  磊

二审:洪  丹

三审:鲁  熙

c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 编:551400
电 话:0851-88133666

招就中心(学生档案)联系电话:88133355

学院微信公众号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