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交院要闻】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教育帮扶深情

发布人:金文 发布时间:2022-01-24 浏览次数: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台江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英国365(中文)官方网站发来感谢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台江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信中指出,近年来,英国365(中文)官方网站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台江教育,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倾情帮扶台江教育,扶贫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选派优秀教师到台江支教任职,有力助推台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感谢信的背后,我们有幸走近部分台江职校支教老师的心路历程,了解到他们支教期间的感人故事和倾注的教育帮扶深情。

2019年8月,杜文洪接到学院通知,需外派到台江职校进行为期1年的支教工作,支教的任务是汽车专业知识教学工作。“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接到电话时心里还比较忐忑,因为2岁的小孩由近七旬老人照顾,而女儿刚上初中,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关键时期”。谈及当时的心情,杜文洪内心有过犹豫和挣扎。但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从农村地区走出大山的教育工作者,还能参与到脱贫攻坚伟大实践,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最终下定决心,拎上行囊便坐上开往台江县的客车,来到了台江职校。

支教的一年来,杜文洪先后参与教学、技能大赛培训、招生宣传、贫困农民工培训和控辍保学等教育工作。在开展《汽车维护》、《汽车底盘拆装与调整》两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杜文洪发现学生对理论课泛味、兴趣不浓,便思考如何将理实一体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操训练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接收知识。

面对学校缺乏实训车辆,杜文洪借了两辆实训轿车,一辆雪佛兰科鲁兹,一辆别克英朗,终于可以开展实训教学了,学生们看到有实车可以开展实训教学后,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很是兴奋。“我们先后开展了汽车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机仓部件相关实物认识和各系统工作原理等一系列实训课程,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们动手拆装轮胎、刹车片、发动机机仓部件等项目,因底盘过低致底盘部件看不见,学生们或跪着或睡在地上或爬到车底下,一定要都把它弄明白。”开展实训期间哪怕时有日晒雨淋,学生们也都风雨无阻、不惧日晒、精神抖擞,更加积极、刻苦学习,很用心很努力。而杜文洪精心组织教学,越教越想多教,他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主要看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

杜文洪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技能实训

杜文洪把这份执着和坚持用到了技能大赛培训上。在备战黔东南州2019年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正处于汽车实训基础建设中的台江职校,要工具,没有;要场地,没有;要汽车,没有,可以说是要什么没什么,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培训硬件条件缺乏等多种困难,杜文洪没有退却,从招募和培训种子选手,找来学校老旧发动机台架、万用表检测仪器等组建临时实训工具,将参赛选手送到条件成熟的贵州交通技师学院进行专项训练等,前后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杜文洪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当听到学生获得州赛金牌1枚、银牌2枚的优异成绩的那一刻,这个外表刚毅的男人瞬间泪崩了。“45天的突击训练,不分白天、夜晚的加班加点训练,通常训练到晚上9点半,学生们也只能在星期日下午休息半天,参赛学生们是真努力、真用心、不怕苦、不怕累、勤思考、好探索,不断收获,不断进步。我则全身心投入到学生们的专项训练中,给他们协调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帮助,无时无刻都与学生们在一起,我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此过程用教学相长四个字来总结是最合适不过了。”谈到当时训练的场景,杜文洪仍记忆犹新。

杜文洪老师与技能大赛获奖邰光宗同学合影

在杜文洪支教生涯中留下深刻记忆的,还有他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第一个家访对象——台江县老屯乡白土村张海。“当天下午,李开阳部长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带上我出发了,一路上道路崎岖狭窄,车子发出较大抖动声响,进村道路虽已是水泥路面,但弯度较大,不到四十公里的路程开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找到张海家所在的村。”通过多路打听,杜文洪终于找到张海家,两间小木房,只能用于晚上住宿,用于做吃的的地方都没有,于是他们家在河边搭了一个简单木棚当做厨房用。“走了一公里多路才到达张海家做饭吃的木棚,张父知道是张海的老师来家访了,一直走到路中间的田埂上来迎接我们”。到了张海家后,杜文洪一边了解张海的情况,一边讯问张母家里情况,给他讲了很多读书好处和理由,他只有读书才能有出路,才能给家里称起一片天,张海听懂了也很认同,当即表示尽快返校继续上学。“我们看到张海的家庭很贫困,厨房内没什么凳子,没有炉台,只有一个简易火盆,餐具也很简易,餐具有的放在木台上和挂在墙上,房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张父是一位老实忠厚的农民,尽管家庭贫寒,但张父很好客,在交谈的时候张父从鸡圈里抓了一只鸡,准备杀鸡留杜文洪一行吃晚饭,杜文洪急忙推止,说还要去其他家访任务需要完成,以此为由谢绝了。

经过走访,杜文洪了解到,原来这位同学是因家境困难,他本人还是很想上学继续读书的,由于没有来台江职校的路费而一直在家等父母筹措。“在我们沟通完后,张海同学拿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行囊搭乘我们的车一同返校了。到了学校后,我们给他协调勤工助学的岗位,还找到了杭州的一家公益性帮扶公司,无任何条件的帮助他,每月给400元生活费,直到中职毕业,让他顺利修完学业,渡过难关”.....

回顾自己一年的支教生涯,杜文洪老师有收获,也有遗憾。“在支教工作中家访、下乡培训等,有时路途风险极大,感觉真是用生命在工作,这些困难都算不了什么,都通过攻坚克难解决了,在这一年的支教经历中得到了满满的收获,这些付出的都是值得的。”也有遗憾,“感觉对家人有不少亏欠,尤其上初中的女儿的数学成绩下滑,想给她补课又不在身边。爱人每天起早贪黑的上班也很辛苦,还要照顾家里三岁的老二和身体不佳的七旬老母亲,周末还要接送女儿上下学,工作压力又很大,她告诉我说每天就像打仗一样,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一年的支教虽然结束,杜文洪认为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为了台江职校高质量发展我愿意继续付出贡献,台江职校如有召,召必回”。

与杜文洪感同身受的,还有同期一同到台江中等职业学校支教的曹振东老师,正如曹振东所说:“使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从没把自己当成台江职校的一名过客,而是把自己当做扎根台江职校的一名老师。一年的时间里,我工作着、付出着、收获着、成长着,我用行动战胜自我,面对困难”。一年的支教岁月,不仅在他们工作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更在他们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笔宝贵的生财富——奉献和成长。

杜文洪老师支教工作的点点滴滴也是学院派往台江职校支教老师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学院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教育厅的部署安排,先后向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选派曹廷、曹振东、杜文洪、秦俊鹏、何世旭等5名专业教师开展教育帮扶,协助台江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技能竞赛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控辍保学等教育帮扶工作,助推台江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用坚守在苗疆腹地留下了贵州交院人的“最美身影”,用赤诚书写了贵州交院人的教育大情怀。

在台江职校支教工作中的曹振东老师

秦俊鹏老师指导台江职校学生实训

秦俊鹏老师获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优秀支教教师”荣誉称号

何世旭老师指导学生实训

来 源:党委宣传部

一 审:陈 磊

二 审:洪 丹

三 审:鲁 熙

c
地 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 编:551400
电 话:0851-88133666

招就中心(学生档案)联系电话:88133355

学院微信公众号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