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2021年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结暨2022年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贵阳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战勇,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天仪出席会议。省教育厅副厅长战勇主持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全省各中高职学校和高校在比赛中做出的努力,精准分析了贵州省教育系统比赛存在的不足,明确提出了明年全省教育系统比赛目标。他指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组织领导更加有力。各高校对双创工作高度重视,统筹推动,广泛开展宣传,高校间既有竞争又有协同,推动了整体参赛项目质量的提高。二是保障机制更加有力。一方面,学生升学有保障,获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以上的高职学生免试升入本科,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晋升有保证,把指导大赛取得成绩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激发教师参赛的热情和主动性。三是推动实施更加有力。厅党组对两项大赛都明确要求专题研究开展调研指导,除设置奖励外,还增加了奖项数,提高各高校积极性。四是精准选题更加有力。贵州大学立足双一流建设,紧扣一流学科建设、优势长项和民生需求;茅台学院立足独特优势,把握学校实际,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帮扶从江的过程中,立足让老百姓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会议强调,下一步,各高校要从四个方面超前谋划,争创佳绩,推动两个大赛取得新突破,一是提高认识谋划。把夺取金奖作为明年的主攻目标,举全校之力打造项目,并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之一。二是广泛发动谋划。全面培育,好中选优,优中选优。发动广大学生思考题目,让企业帮助出题目,共同回答题目,发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改革创新谋划。要实施双创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要加强比赛训练,在实践实战中提高水平;要推动结果应用,把大赛成绩作为学校相关考核的指标。四是要提前部署谋划。今天会议结束后,标志着2022年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准备工作正式启动,各学校、各市州要抓紧谋划明年可以在哪些赛道上争取和努力,超前谋划,倒排工期。
会上,战勇通报了我省2021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杨天仪通报了我省202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情况。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学校贵州大学、茅台学院、英国365(中文)官方网站在主会场展示了获奖项目,会议为2021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各获奖项目分别颁发了100万元奖金。我院“月乡苗伊”双创团队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2016年起,学院开始定点帮扶从江县污规村、别通村、从开村,通过调研,工作组把苗绣作为帮助村民增收的突破口。2019年,污规村刺绣合作社成立,34名妇女成为首批绣娘。学院还建立了“绣坊+书屋”模式,让绣娘能一边刺绣、一边照顾孩子。为打开销路,时任污规村驻村第一书记程序发动学院教师、学生团体联系绣品销售渠道。由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学生接触到从江苗绣,“月乡苗伊”创业项目也在师生与村民、与苗绣的一次次碰撞中产生。到2021年初,牙舟陶非遗传承人张禄麒、从江苗绣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杨科礼成为顾问,由13名学生和12名指导老师组成的核心团队成型。苗绣与陶艺的融合研发、线上线下市场探索推广,经过一个个夜以继日的努力,极具贵州特色的文创项目逐步成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月乡苗伊—月亮山下加勉苗绣与牙周陶的古艺新生》从全国200多万个项目中以决赛小组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勇夺大赛金奖。如今,“月乡苗伊”项目在全省已经有了5个绣坊、200多名绣娘,年产值达50万元。贵阳阳明花鸟市场的“月乡苗伊”旗舰店也已经开业。
来 源:党委宣传部
编 辑:金 文、陈 磊
校 对:洪 丹
审 核:鲁 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