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学校从创新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三全育人”生态链、改革课程考核评定“一个整体、两大主线”系统设计,出台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丰富了学校“喀斯特环境下交通人才培养”内涵,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一职业院校办学发展落脚点贡献了“交院智慧”。
“双线”并进整体设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以实现技术技能过硬、个性特长彰显、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为宗旨,基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出台了方案,打破了以课程成绩合格视为达成培养目标的简化、单一评价,提出“校园处处是课堂,事事算学分”的育人新理念,创新构建了“专业课程合格+素质课程达标”的学生“双线”并进综合评价体系,全专业、全员覆盖,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夯实基础、保驾护航。
吴有富院长“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宣讲
聚焦“三全育人” 构建成长成才生态链
学院以新思政观引领改革,方案通过校内明确思政课教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管理服务人员、退休教师等皆是育人主体;校外整合资源邀请大师工匠、能工巧匠、先进模范、优秀毕业生进校园,建立了教育主体协同机制。以“课程、心理、实践、文化”育人为抓手,通过协同推进“科研、网络、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建成了11门“三全育人“=”精品素质课程;开发了集“实施、管理、评价、考核、分析、预警”六位一体的“三全育人”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学生学习信息化成长激励系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画像。
学院“三全育人”特色信息化平台架构
聚焦“三教”改革 创新课程考核评定
学院致力于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发展环境、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依据方案出台了学分认定与转换办法。按照成果导向、技能开放原则,构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考核评定体系。专业课程实施“必达绩点和平均绩点”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素质课程实施“必达绩点和累积绩点”相结合的认定考核方式。通过改革创新,80%课程实现形成性考核,促进文体、专业、创新竞赛覆盖学生60%以上。三年来,近2000学生实现课程学分转化和互换,全校课程考核通过率得到逐年提升;师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50余项。
来源:教务处、质控办、党委宣传部
编辑:陈 磊
一审:洪 丹
二审:鲁 熙
三审:李晓艳